![]() |
![]() |
![]() |
![]() |
恩替卡韋膠囊說明書 |
|||
---|---|---|---|
用藥提醒: |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書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
藥品名稱: | 恩替卡韋膠囊 | ||
含量規格: | 0.5毫克×7粒 | ||
商品名/品牌: | 恩甘定 | ||
通用名稱: | 恩替卡韋膠囊 | ||
漢語拼音: | entikaweijiaonang | ||
劑型: | 膠囊劑 |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恩替卡韋。 | ||
性狀: | 本品內容物為白色或類白色顆?;蚍勰?。 | ||
功效與作用: | 本品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 | ||
用法用量: | 患者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服用本品。 推薦劑量:成人和16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口服本品,每天一次,每次0.5mg。拉米夫定治療時發生病毒血癥或出現拉米夫定耐藥突變的患者為每天一次,每次1mg。 本品應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時)。 腎功能不全: 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恩替卡韋的表觀口服清除率隨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降低。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或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CAPD)治療的患者]應調整用藥劑量。 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患者無需調整用藥劑量。 治療期 :關于本品的最佳治療時間,以及與長期的治療結果的關系,如肝硬化、肝癌等,目前尚未明了。 |
||
不良反應: | 對不良反應的評價基于4項全球的臨床試驗:AI463014,AI463022,AI463026,AI463027以及3項在中國進行的臨床試驗(AI463012,AI463023,AI463056)。在這7項研究中,共有2596位慢性乙肝患者入選。在與拉米夫定對照的研究中,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的不良事件和實驗室檢查異常情況相似。 在國外進行的研究中,本品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有:頭痛、疲勞、眩暈、惡心。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普遍出現的不良事件有:頭痛、疲勞、眩暈。在這4項研究中,分別有1%的恩替卡韋治療的患者和4%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由于不良事件和實驗室檢測指標異常而退出研究。 |
||
禁忌: | 對恩替卡韋或制劑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 ||
注意事項: | 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肌酐清除率<50ml/min,包括血透析或CAPD的患者,建議調整恩替卡韋的給藥劑量。 肝移植受體患者 恩替卡韋治療肝移植受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如果認為肝移植受體需要接受恩替卡韋治療,其曾經或正在接受可能影響腎功能的免疫抑制劑,如:環孢菌素或他克莫司的治療,應在恩替卡韋給藥前及給藥過程中嚴密監測腎功能。 耐藥性和拉米夫定治療失效患者的特別注意事項: HBV聚合酶區的拉米夫定耐藥位點突變可能會導致繼發突變,包括恩替卡韋耐藥相關位點的突變。 少數拉米夫定治療失效的患者在基線時就存在恩替卡韋耐藥相關位點rtT184、rtS202和rtM250的突變。拉米夫定耐藥的患者隨后發生恩替卡韋耐藥的風險高于無拉米夫定耐藥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療失效研究中,恩替卡韋治療1,2,3,4和5年后,恩替卡韋基因型耐藥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6%,15%,36%,47%和51%。 患者須知 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恩替卡韋,并告知醫生任何新出現的癥狀及合并用藥情況。應告知患者如果停藥有時會出現肝臟病情加重,所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治療方法。 患者在開始恩替卡韋治療前,需要進行HIV抗體的檢測。應告知患者如果感染了HIV而未接受有效的HIV藥物治療,恩替卡韋可能會增加對HIV藥物治療耐藥的機會。 使用恩替卡韋治療并不能降低經性接觸或污染血源傳播HBV的危險性。因此,需要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
||
藥物相互作用: | |||
貯藏: | 密封。 | ||
包裝: | 鋁塑泡罩包裝,每板7粒,每盒1板。 | ||
有效期: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110172 | ||
生產企業: |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所有正規藥品都具有國藥準字號,您可以登錄國家藥監局網站-數據查詢頁面-輸入國藥準字號,如果能查到就是真藥,否則就是假藥。
購買藥品的時候可以檢查包裝是否破損,有無拆封過的跡象,有無被破壞的情況,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請謹慎購買。
真藥的包裝印刷一般文字圖片都非常清晰容易辨別,部分藥品有防偽碼,假冒偽劣藥品一般為降低成本印刷粗糙很容易辨別真偽!
藥品外包裝都會有條形碼,這是出廠必須具有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的掃一掃功能查詢,能查到藥品信息的是真藥,掃碼結果為空的,要格外留意藥品質量。
藥品出廠的時候,都會在外包裝盒上標明,生產日期、有效期、藥品批號等基本信息,如果外包裝盒上沒有批號,基本可以判斷為假藥。
藥品電子監管碼是藥品的身份證,國內目前大約60%的藥品都具有監管碼,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掃一掃,真藥會顯示藥品的基本信息,假藥就查不到。
藥品一般建議去正規的醫院、藥店、診所購買,這樣買到假藥的概率會很小,如果選擇網上購買,購買前一定要看清網站是否有藥店資質或具有互聯網售藥資格。
隨著制假技術的提高,普通消費者不容易辨別真偽,可以選擇把藥品送到相關檢測機構去檢測藥品成分,如果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既是假藥。
如果您通過以上提供的方法還是無法確定藥品的真偽,可以選擇去藥店查看此藥品包裝盒上的廠家電話,然后撥打求證如何驗證此藥品的真假方法。